摘要

<正>据《中国教师报》2021年5月12日03版报道:日前,教育部曝光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包括在课堂上歧视、侮辱学生,诱导学生参加有偿补课,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需要承认的是,各地各校近年来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推出相关政策,相关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但是,解决师德建设问题不仅是事后处罚,还要考虑怎么把好进门关,怎么把握好"标准"和"度"。对于师德建设,一些地方、学校习惯于"马后炮",重视事后处罚,忽视事前教育与预防。这不是师德建设正确的打开方式。惩前可以毖后,治病可以救人,给予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处罚是必要的。同时,师德建设更要做"事前诸葛亮",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师德建设,预防是重心,教育是重点,能否把"虚功"做实,"抓早、抓细、抓小、抓实"是关键。首先,要抓早。师德建设贵在抓早,切忌"慢半拍"。师德建设抓早,就是以预防为主。一要常态化进行师德教育,即打"预防针",让教师筑牢思想篱笆,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二要经常性进行师德隐患排查。隐患就是祸患,师德隐患排查、排除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