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薄龈生物型/扇形牙龈、厚龈生物型/平形牙龈、厚龈生物型/扇形牙龈在药物排龈线排龈后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量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30名志愿者的30颗上颌右侧中切牙作为实验对象。根据牙龈厚度和牙龈形态,将其分为3组(薄龈生物型/扇形牙龈组、厚龈生物型/平形牙龈组、厚龈生物型/扇形牙龈组),行药物排龈线排龈。单反相机记录3组排龈后0180 s内的牙龈近中、远中和中间位置变化情况,Photoshop CS6软件计算排龈后0180 s内GR量,数据采用Boltzmann方程拟合。结果:三组的中部牙龈退缩量均最大(P<0.05),薄龈生物型/扇形牙龈近中牙龈退缩量最小(P<0.05),厚龈生物型/平形牙龈中部牙龈达到50%GR量所需时间短于近、远中牙龈(P<0.05),厚龈生物型/平形牙龈远中牙龈退缩速率大于厚龈生物型/扇形牙龈(P<0.05)。结论:薄龈生物型/扇形牙龈较厚龈生物型/平形牙龈和厚龈生物型/扇形牙龈易发生牙龈退缩,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单位厦门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