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结构改变,阐述两者之间的关联并探讨其参与NAFLD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随机纳入健康体检者18例及NAFLD患者66例,NAFLD组按照B超下表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利用16SrRNA测序技术检测粪便肠道菌群,并与生化指标进行联合分析。各组间比较具备方差齐性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法,不具备方差齐性的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NAFLD组BMI、腰围、臀围、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间接胆红素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内中度患者的BMI、腰围、臀围、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重度的BMI、臀围显著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在B超下的严重程度与BMI、腰围、腰臀比、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显著正相关(r>0,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间接胆红素显著负相关(r<0,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AFLD组拟杆菌门比例显著降低,厚壁菌门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属水平上,NAFLD组未分类肠杆菌科、巨单胞菌属、巨型球菌属、瘤胃球菌属、嗜血杆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NAFLD组内中度患者的梭杆菌属丰度高于轻度患者,未分类毛螺菌科丰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轻度患者,中重度患者副萨特氏菌属丰度低于健康对照组,中度患者梭菌属丰度高于轻度患者(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生化指标异常及肠道菌群结构紊乱,差异菌可能通过影响肝功能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
-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