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践美学的生态美学建构

作者:张弓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9(02): 106-124.
DOI:10.15958/j.cnki.gdxbshb.2021.02.13

摘要

生态美学是研究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分支美学。新实践美学应该建构自己的生态美学。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既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又是自然界的改造者,还是自然界的守护者。与人关系不密切、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自在的"自然,不可能与人发生审美关系,只有在实践中与人类关系密切、能够确证人类的本质力量的"为人的"自然,才可能与人发生审美关系。因此,社会实践(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是生态美学的逻辑起点。在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中,有三种状态: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天人合一。因此,可以设想三种生态美学:自然人化生态美学,人自然化生态美学,天人合一生态美学。自然人化生态美学主要研究自然在实践中由"自在的自然"转化为"为人的自然",从而生成自然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自然成为了人类栖居的环境和家园,给人类创建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是前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美学。人自然化生态美学主要研究在工业文明和科技发达的条件下人类应该回归自然、敬畏自然、融入自然,从而生成自然化人类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自然之中,给人类带来了乐山乐水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消解着工业文明和科技发达带来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美学。天人合一生态美学主要研究自然与人在社会实践中和谐统一的现实和理想,从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达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有机统一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实现人性的复归的共产主义理想,这是后工业时代的生态美学。新实践美学的生态美学应该努力促进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全面展开,逐步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 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