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低渗透储层孔隙小、喉道细、渗流阻力大,常规水驱采出程度仅为20%左右,而注气开发不仅受气源的限制,更因气窜等问题严重影响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因此,提出了针对低渗透储层的水气分散体系驱油技术。为认识水气分散体系微观驱油机理,利用微观刻蚀模型、高速摄像机采集和ImagePro Plus6.0软件识别等手段,通过水驱、气驱及水气分散体系驱油实验,记录、识别和定量计算分析了驱替过程中流体流动特征及分布规律。实验研究表明,水驱主要动用区域为主流通道,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模型的边部及角部;CO2气窜特征明显,气体主要在孔隙中心流动,并在孔隙壁面形成水膜/油膜;水气分散体系驱油最显著的特征是其进入孔隙后与油相“高度”混合,混合后的微气泡既能产生“封堵”作用,增大主流通道渗流阻力,又能促使后续流体改向进入水驱或气驱未波及的小孔隙中,扩大波及体积作用明显,对边部及角部剩余油驱替作用显著,甚至能将盲端中的残余油全部采出。水驱、气驱及水气分散体系驱的采收率分别为71.6%、82.0%和91.0%,水气分散体系在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突出。
-
单位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