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经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刺激所释放的外泌体促血管新生的活性变化。方法:接种人脐带MSC,贴壁过夜后换用含EPO(1 U/ml)和/或PDGF-BB(50 ng/ml)的α-MEM培养,72 h后应用超高速离心法收集培养上清中外泌体,流式细胞术测定外泌体的表面分子以确定其来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状及大小。将不同来源的外泌体(10μg/ml)加入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体系中,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状态,Matrigel培养技术观察网状结构形成情况,并计网状结构数量。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人脐带MSC释放的微粒表达CD9、CD63和CD81,符合外泌体的表面分子特征。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呈囊性结构,直径为80 nm左右。未刺激组、EPO组、PDGF-BB组和EPO/PDGF-BB组外泌体蛋白含量,分别为256±124μg/108细胞、1021±392μg/108细胞、830±265μg/108细胞和2207±733μg/108细胞,经EPO或/和PDGF-BB刺激后,人脐带MSC释放外泌体的数量显著增加(P <0.01)。MTT实验结果显示,经过EPO和PDGF-BB刺激的MSC释放的外泌体,可明显促进人脐带内皮细胞的体外增殖。Matrigel实验发现,未刺激组、EPO组、PDGF-BB组和EPO/PDGF-BB组每视野网状结构数量分别为2.6±0.84、4.6±1.57、4.2±0.78和6.3±1.34,在细胞生长因子处理组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 <0.01),而且在混合因子处理组均高于单因子处理组(P <0.01)。结论:EPO和PDGF-BB可刺激脐带MSC释放外泌体,而且这种外泌体具有更强的促血管新生功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