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839年至1842年,第一次阿富汗抗英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几乎同时进行,阿富汗将英国殖民者打得溃不成军,而大清帝国则被洞开国门。就军事素养而言,阿富汗人在排兵布阵、战术素养和武器射程等方面远超清朝军队。就国民性而言,从乾隆到清末的中国士大夫对阿富汗国民性有渐次加深的认知过程,统合中、英、俄人记载观之,阿富汗人以好勇斗狠为武德,以强宗大族为纽带,以亚民族国家的部落联盟与英军打全民战争,最终使得本国成为英军的"坟墓"。反之,晚清国人缺乏国家认同感,多取旁观者态度,军人无荣誉感,战时则狼奔豕突。就交通而言,千沟万壑的阿富汗地形严重束缚英军行进,寸草不生的岩石山使英军无法补给,中国沿海则利于英军战舰朝发夕至,江浙膏腴之地更可使英军随时补给军需物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