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胆道结石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探讨腹腔镜T管引流术预防胆道结石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2例接受胆道结石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复发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16例。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胆石中的钙、胆固醇、胆红素及磷等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腹腔镜组有胆固醇类结石患者10例,胆红素类结石患者3例,其他结石患者3例,占比分别为62.50%、18.75%、18.75%,可知胆固醇类结石患者占比最大,与其他类型结石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6,P=0.001,P<0.05)。开腹组有胆固醇类结石患者11例,占比为68.75%,胆红素类结石患者3例,占比为18.75%,其他结石患者2例,占比为12.50%,可知胆固醇类结石患者占比最大,与其他类型结石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0.794,P1=0.001,χ22=65.587,P2=0.001,P<0.05)。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开腹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道结石几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后可知,胆固醇类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并且与其他类型的胆结石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差异,与此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术治疗,对胆道结石术后复发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更佳。

  • 单位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