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小潮气量下进行肺部的保护性通气应用于老年人群中肺功能不全的胃肠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该方法相比传统机械通气的差异,为该类患者人群麻醉过程中通气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140例胃肠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机械通气组)和实验组(保护性通气管理组),每组均为7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0T4)手术相关指标(Pplat、Ppeak、PErCO2、Raw、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液量、尿量);气道监测指标(P峰、P平均、CL);血氧饱和度及相关指标(PaO2、PaCO2、OI、Qs/Qt);炎症因子及相关指标(IL-6、IL-8、TNF-α、CC16、SP-D、sRAGE)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Pplat、PEr CO2、Raw、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plat、PErCO2、Raw大于对照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时点P峰、P平均、CL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P峰(T1、T2、T3)、P平均(T2、T3)、CL(T2、T3、T4)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同时点各项指标总体小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时点PaO2、PaCO2、OI、Qs/Qt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PaO2(T2、T3、T4)、PaCO2(T1、T2、T3、T4)、Qs/Qt(T1、T2、T3、T4)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时点PaO2、Pa CO2、OI、Qs/Qt均小于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时点IL-6、IL-8、TNF-α、CC16、SP-D、sRAGE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两组比较IL-6(T1、T2)、TNF-α(T1、T2、T3、T4)、CC16(T1、T2、T3)、SP-D(T1、T2、T3)、sRAGE(T1、T2、T3、T4)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时点TNF-α、CC16、SP-D总体高于实验组,而sRAGE均小于实验组。结论:存在肺功能不全的胃肠手术老年患者,进行小潮气量的肺部保护性通气,相比传统的机械通气能减轻患者炎症程度,更好的保障患者气道功能、血气状况及麻醉安全性。

  • 单位
    汉川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