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综合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地肤子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汤剂用量为9~30 g,常用剂量为15~30 g,散剂中地肤子剂量为0.46~1.38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清热利湿,疏风止痒治疗皮肤病(荨麻疹、变应性血管炎、特应性皮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湿疹、酒皶鼻)、凉燥证、五官科(慢性咳嗽、喉咳、喉源性咳嗽)、妇科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黄带),用量多为9~30 g;治疗远视者,散剂用量为1.38 g;利尿通淋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用量多为30 g,治疗小儿积热、小便不通,散剂用量为0.46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利湿常配伍大黄、茯苓等;疏风止痒常配伍羌活、荆芥、蝉蜕、徐长卿、白鲜皮等;利尿通淋常配伍冬葵子、车前子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