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外源有机物输入对土壤磷素转化有重要影响,通过研究两种石灰性土壤(砂姜黑土和潮土)磷素有效性及磷形态对不同铁氧化物与秸秆混合腐熟物施用的响应特征,为含铁秸秆腐熟物的合理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土培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施秸秆腐熟物(S)、施含水铁矿秸秆腐熟物(SF)、施含针铁矿秸秆腐熟物(SG)和施含赤铁矿秸秆腐熟物(SH)5个处理,分析土壤磷有效性和形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施用秸秆腐熟物均能显著提高两种土壤有效磷含量(P <0.05),培养60 d后,两种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0.2%~14.8%和24.7%~35.0%,秸秆腐熟物处理对砂姜黑土和潮土有效磷提升效果高低顺序分别依次为S> SG> SH> SF和SF> S> SG>SH。施用秸秆腐熟物,砂姜黑土活性磷库和中稳性磷库相对含量增加,而稳定性磷库相对含量降低;培养60 d后,SG处理活性形态磷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较CK增加19.8%。潮土活性磷库相对含量增加,而中稳性磷库(除SG处理外)和稳定性磷库(除S和SH处理外)相对含量降低;培养60 d后,SF处理活性形态磷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较CK增加11.4%。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两种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pH是影响砂姜黑土磷素组分变化的显著因子,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是影响潮土磷素组分变化的显著因子。【结论】综上,施用秸秆腐熟物均可促进砂姜黑土和潮土中非活性磷向活性磷转化,进而显著提升磷有效性,砂姜黑土中施用含针铁矿秸秆腐熟物效果较好,而潮土中施用含水铁矿秸秆腐熟物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