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新疆地区OVCFs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KP单侧椎弓根入路组(40例,50节椎体,A组)和PKP双侧椎弓根入路组(28例,28节椎体,B组)。患者均经核磁共振证实且疼痛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伤椎后凸角度(LKA)、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及随访1年期间邻近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1年随访,两组术前骨密度、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前VSA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未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而B组发生2例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 PKP不同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性OVCFs,术后VSA评分、ODI评分及LKA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单侧入路改善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较好,而双侧入路存在增加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的缺点,随访期间有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