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学术规范源自西方,以追求新知为尚,背后当然有其知识论的默认。这种特定的知识观所预设的知识乃是经过证成为真的信念。这种知识观在近代的西方成为主流看法,它有其优点,但亦有其限制。我们藉由唐君毅先生可知,中国学问的精彩在于生命的学问,其中有价值的定位与选择,更有真实生命的内在体悟。若是完全以命题知识或可累积知识的路数去研究中国学问,实难相应,易趋僵化而失其活力。因此,有志承担中国哲学继续发展使命的当代学者,一方面要学习西方哲学的优点,另一方面要认清用西方哲学处理中国哲学的局限,必须以相应的态度看待中国哲学,将之视为生命的学问。如此,至少能更贴切地理解既存的中国哲学;其次,依此基础进一步回应生命问题、时代问题,在有限的现实世界结构中若能回应以具有恒常意义的智慧与思想,自然成为日后中国哲学继续发展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