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骶椎腰化会导致脊柱节段发生变化,致使脊柱力学结构发生变化,容易引发脊柱病变。目的:分析骶椎腰化模型与正常骶椎模型的静力学区别。方法:通过CT数据基于逆向工程原理建立腰骶几何模型,实验组为骶椎腰化模型,对照组为正常骶椎模型,通过CT数据灰度值进行材料属性梯度赋予,建立韧带,在L_4椎体表面施加200 N的集中力模拟重力,同时在X轴正负向、Y轴正负向、Z轴正负向施加2 N·m的弯矩,模拟椎体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运动工况,分析模型应力分布、椎体偏转角度及椎间盘L_5与骶骨间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1)在6种工况加载下,实验组模型应力集中明显产生于S_1与S_2关节突接触位置,并且偏转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从椎间盘应力云图分布可以看出,两组模型的应力分布区域接近,符合脊柱受力特性,但实验组椎间盘应力值明显均大于对照组,最大值2.480 MPa出现在实验组前屈工况下,实验组与对照组模型的椎间盘应力差值最大为1.722 5 MPa;(3)结果表明,骶椎腰化整体结构不稳定,尤其是移行椎与骶椎连接位置应力集中更明显,影响到整个脊柱力线的稳定,进而导致脊柱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