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粉末冶金烧结坯为原料,通过多道次轧制和中间退火得到厚度分别为0.035和0.030 mm的Mo-47.5Re箔材(质量分数,%)。在1300~1900℃氢气退火后,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分析了退火温度对σ相特性的影响。EDS分析表明:第二相的Mo:Re原子比在ND方向接近1:1,在RD方向接近或低于1:2,因此Mo-47.5Re箔内绝大多数第二相是σ相;但RD方向第二相的Mo:Re原子比相对较低,甚至接近1:4。钼铼合金箔材的特点是晶粒大、变形孪晶少、晶粒中的σ相颗粒比晶界处尺寸大、数量多。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0.035和0.030 mm厚箔材中σ相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1300℃退火后,0.035 mm箔材的σ相数量达到最大值,尺寸显著减小,而0.030 mm样品在1500℃退火后出现这种现象。1900℃退火后,0.030 mm样品的RD方向残留少量小尺寸σ相颗粒,ND方向和0.035 mm样品的RD和ND方向的σ相颗粒全部重新回溶并消失。在轧制态和相对低温退火样品中,如1300℃,大部分σ相颗粒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形貌,少数为球形。在1500℃及更高温度下退火后,一些样品中的σ相颗粒呈立方体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