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因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显微镜下睾丸取精术结局研究(附1355例报道)

作者:刘士玮; 徐源; 田汝辉; 孙红芳; 黄煜华; 李朋; 智二磊; 陈慧兴; 姚晨成; 朱子珏; 陈伟; 邓存忠; 张建雄; 赵福军; 吴煜; 李铮*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3(04): 555-562.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患者经显微镜下睾丸取精术(microdissection 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micro-TESE)的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22年1月1 355例接受micro-TESE的患者,病因/危险因素包括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KS)、Y染色体AZFc缺失、隐睾、腮腺炎性睾丸炎、放化疗、精索静脉曲张以及特发性NOA,研究分析各组患者精子获取率(sperm retrieval rate,SRR),并比较各组取精成功的妊娠结局。结果:NOA患者的总体SRR为26.2%(355/1 355),其中腮腺炎性睾丸炎SRR最高(75.9%,22/29),其次分别为隐睾(70.5%,43/61)、Y染色体AZFc缺失(55.6%,30/54)、KS(47.6%,71/149)、特发性NOA(18.6%,167/897)、放化疗(15.4%,2/13),精索静脉曲张SRR最低(13.2%,20/152)。根据手术结局,将NOA患者分为取精成功组及取精失败组。特发性NOA及放化疗类型中,取精成功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显著高于取精失败组;Y染色体AZFc缺失类型中,取精成功组FSH、LH水平显著低于取精失败组;腮腺炎性睾丸炎类型中,取精成功组睾丸体积高于取精失败组。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可作为预测特发性NOA患者取精结局的因素,年龄较高者拥有较好的取精结局。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妊娠率为51.4%(200/389),活产率为73.5%(147/200)。结论:不同病因/危险因素NOA患者的SRR具有显著差异,是影响micro-TESE取精结局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