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乳癌病人术前外周血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EL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治疗的260例女性乳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Ⅱ、ELR最佳截断值,将病人分为高SⅡ和低SⅡ组、高ELR和低ELR组,比较各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病人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差异,Cox回归模型对乳癌病人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Ⅱ水平高低与临床分期(TNM)、Ki-67阳性率密切相关(χ2=13.64、4.90,P<0.05),ELR水平高低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乳癌病人5年无病生存率为85.40%,高SⅡ组和低SⅡ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80%和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4,P<0.05);高ELR组和低ELR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70%和8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SⅡ(HR=5.03,95%CI=2.30~11.04,P<0.05)、包块大小(HR=6.12,95%CI=2.33~16.07,P<0.05)、淋巴结转移数量(HR=4.40,95%CI=1.01~19.18,P<0.05)对乳癌病人复发转移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SⅡ可作为预测乳癌预后的独立因素,高SⅡ值提示预后不良;而ELR不能作为预测乳癌预后的因素。
-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