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价心房颤动(AF)患者在心动周期中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60例AF患者作为AF组,同期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对2组受试者进行VFM检查,比较2组受试者心动周期中等容收缩期(IC)、收缩早期(ES)、收缩晚期(LS)、等容舒张期(IVRT)、舒张早期(ED)和舒张晚期(LD)的左室能量损失(EL)差异,分析2组受试者左心室EL的变化特征与常规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F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E/e′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F组在ES、LS、ED、LD的EL明显升高(P<0.05),左室LS-EL与LVEDD呈明显正相关(r=0.93,P<0.000 1),左室ED-EL与LVEDV、E、E/e′呈明显正相关(r=0.93、0.98、0.95,P<0.000 1)、与e′呈明显负相关(r=-0.93,P<0.000 1),LVEDV与E、E/e′呈明显正相关(r=0.93、0.97,P<0.000 1)、与e′呈明显负相关(r=-0.83,P<0.000 1),E与e′呈明显负相关(r=-0.88,P<0.000 1)、与E/e′呈明显正相关(r=0.98,P<0.000 1),e′与E/e′呈明显负相关(r=-0.84,P<0.000 1)。结论 AF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发生紊乱,使心动周期中多个时相的EL升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