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之后序贯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强化灌注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盘锦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均在发病后的溶栓时间窗(4.50 h之内)内给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再按照急性脑梗死的标准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进行强化灌注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评估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入院时、溶栓后2 h、溶栓后24 h、溶栓后7 d、溶栓后90 d的临床疗效。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效果显著,对照组患者及治疗组患者在溶栓后NIHSS评分较溶栓前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与治疗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节点的NIHSS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溶栓后2 h的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溶栓后24 h、溶栓后7 d、溶栓后90 d的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共30例,在低分子右旋糖酐内加入5单位胰岛素注射液以中和葡萄糖,每日定期监测血糖,未发现血糖升高现象,也未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之后序贯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强化灌注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单位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