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数据分析,探讨围术期患者因素和麻醉方式对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搜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再次剖宫产产妇2 442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年龄20~45岁,BMI 18~40 kg/m2,ASAⅠ—Ⅳ级。剖宫产常规采用椎管内麻醉,全麻仅用于患者强烈要求、椎管内麻醉禁忌或失败等情况。根据术中出血标准分为明显出血组(MH组,n=494)和非明显出血组(NMH组,n=1948)。记录产妇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比较全麻组(GA组,n=141)与非全麻组(NGA组,n=141)术中明显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和住院时间。结果 MH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NMH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前置胎盘(OR=38.269,95%CI 15.970~91.706,P<0.001),宫缩乏力(OR=10.047,95%CI6.155~16.399,P<0.001),胎盘粘连(OR=5.045,95%CI 3.146~8.089,P<0.001),全麻(OR=2.922,95%CI 1.521~5.614,参考组:非全麻,P<0.001)等。倾向性匹配结果显示,GA组术中明显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NGA组(P<0.05), 1 min新生儿窒息率明显明显高于NGA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NGA组(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风险因素包括前置胎盘、宫缩乏力、胎盘粘连、全麻等。全麻与非全麻比较,可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