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食管狭窄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儿童食管疾病, 主要包括先天性食管狭窄和后天性食管狭窄, 后者主要包括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腐蚀性食管狭窄等[1,2]。临床上可出现吞咽困难、体重减轻、营养失衡和误吸引起肺炎等风险,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食管狭窄的治疗需要被重视, 目前食管狭窄首选的治疗方式是球囊扩张术, 此外还有支架置入术、食管黏膜下注射药物、食管重建术等。狭窄复发是临床上的一个挑战, 发生率约为10%[3]。食管狭窄的复发将加重医疗经济负担, 反复的内镜下治疗也会加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并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4]。自1983年开始, 应用金属支架治疗开创了食管狭窄的治疗新局面, 但术后存在的并发症, 如胸痛、呕吐、肉芽组织增生、再狭窄等,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儿童食管狭窄中的应用。本文就外科医生对球囊扩张的困惑、食管支架的使用及材料选择、外科技术面临的困惑等进行探讨。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