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会阴三维超声下盆底解剖结构变化评估不同类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后疗效

作者:赵春桃; 李锦秋; 王义成; 杨瑞敏; 张力维; 陆海永
来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 30(07): 1205-1209.
DOI:10.13404/j.cnki.cjbhh.2022.07.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经会阴三维超声下盆底解剖结构变化评估不同类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后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确诊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包含行盆底修补手术治疗20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BMI、年龄、文化程度、盆腔手术史、孕产次、分娩方式、盆隔裂孔前后径、横径以及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行盆底超声检查,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静息、缩肛状态时,盆隔裂孔前后径、横径以及面积显著缩小(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高龄、高BMI、自然分娩、孕产次、盆腔手术史、盆隔裂孔前后径、横径以及面积是女性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为0.779~0.874,预测能力较强。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作为女性患者盆隔裂孔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能够很清晰地显示患者盆隔裂孔内各结构相对位置关系及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