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性肝病包括从肝炎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的一系列疾病,属于中医学“胁痛”“黄疸”“鼓胀”“积聚”等疾病范畴。外感疫毒“杂气”是本病发生的始动因素,正气不足是导致疾病持续进展的重要原因。随着疾病的进展,在不同的疾病阶段分别表现出湿热蕴结、肝郁气滞、肝郁脾虚、痰浊血瘀、气阴两虚等病机特点。在治疗上应将扶正祛邪的思想贯穿始终,灵活采用益气健脾、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消瘀化癥等方法,以达到既病防变、截断病势的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