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2010-2020年中国和美国发表的缺血性卒中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展示中国和美国在该疾病领域主要研究力量、优秀学者,对比中国和美国缺血性卒中研究热点,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以"ischemic stroke"为主题检索词,检索2010-2020年中国、美国发表的英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发文类型、机构、期刊进行分析。选择研究论著,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中国和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特征进行聚类分析。采用被引频次、突现值、中介中心性及Sigma4项文献评价指标对发表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被引分析,对主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等进行讨论。结果 2010-2020年中国学者在缺血性卒中领域发文量逐年增长,共发表SCI文章13 109篇,美国学者发文量波动增长,共发表21 706篇;中国学者文章刊载量前10位的出版物中位数期刊位于Q2分区,影响因子为2.815,美国学者文章刊载量前10位的出版物中位数期刊位于Q1分区,影响因子为5.282;中国主要研究机构为首都医科大学,美国为哈佛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系统;聚类分析显示,中美两国学者共同最关注的研究主题有心房颤动、神经炎症和血栓切除术,另外,中国学者还关注急性缺血性卒中、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轻度卒中、神经保护、同型半胱氨酸、死亡率和抑郁情绪等,美国学者还关注溶栓、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灌注、远程医疗及卒中分类等,以上研究主题均可成为后续关注的研究热点。结论目前美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影响力较大,我国学者需深化与国际主要研究机构的合作。中、美两国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血栓切除术、神经炎症、心房颤动三个研究主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