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施叔青的"台湾三部曲"展现了台湾政治与文化的百年变迁史。清政府、日本殖民者、国民党统治台湾后,分别以各种形式的规训力量对当地民众的文化身份进行改造,以符合当权者的政治意识形态需求。本文从"三部曲"中的服装元素入手,以主要人物穿着的戏服、和服、大陶衫、旗袍、洋服来考察权力掌控者对底层民众的改造方式,探寻服装与性别、民族、阶级话语耦合的过程,以及服装与主体身份认同相混杂时蕴含的复调美学。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隐含作者建构的本质化"国族寓言"说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并以道家阴/阳辩证身体观来看"亚细亚孤儿"身份界定的复杂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