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健康成人颈动脉弹性,建立ufPWV理想阈值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超声医学科行ufPWV检测的健康成人100例为建模组,另招募534例患者为验证组。建模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与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模型公式;根据此公式,将验证组再分为弹性正常组(≤理想PWV-ES值)及弹性增高组(>理想PWV-ES值),并以年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作为参考体系对该模型进行初步双重验证。结果:建模组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收缩起始脉搏波波速(PWV-BS)及PWV-ES与年龄均有显著相关性;但PWV-ES(r=0.790,P<0.001)与年龄的相关性显著优于cIMT(r=0.676,P<0.001)及PWV-BS(r=0.393,P<0.001)。建模组PWV-ES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模型公式为:PWV-ES(m/s)=0.101×年龄(岁)+0.467×总胆固醇(mmol/L)+0.651×性别(男=1,女=0)+0.413。验证组PWV-ES与年龄亦具有良好相关性(r=0.563,P<0.001)。进一步验证显示,在不同年龄段中,弹性增高组比弹性正常组的PWV-ES均有较显著的提升,二者之间可见较清晰的分界;PWV-ES增高人群随年龄不断增高,其比例也随之逐步增高。此外,以cIMT作参考体系的验证显示,ROC分析的曲线下面积为0.744(95%CI 0.695~0.794,P<0.001),初步证实该模型公式对于粥样硬化相关动脉弹性衰退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结论:本研究为ufPWV技术提供了理想值预测模型公式,对该技术及相关动脉弹性个体化阈值在临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及验证。
-
单位江苏省中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