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相位角(phase angle, PhA)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预测能力。方法 收集2019年1-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病内科住院的60例非透析CKD患者,进行血尿生化检验、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SF-36生活质量调查、人体测量、握力测试及人体成分检测。根据相位角将患者分为A组(PhA>4.5°)及B组(PhA≤4.5°),各30例。分析相位角与营养、炎症、疾病、水分等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到相位角的主要影响因素。随访3~4年,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A组的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生活质量评分、握力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24 h尿蛋白总量(UTP)、24 h尿白蛋白总量(UMA)、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改良SGA评分、细胞外水分比率(ECW/TBW)均明显低于B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P、ALB、PAB与PhA成正相关(P<0.05)。CRP、TC、LDL、UMA、改良SGA评分、ECW/TBW与PhA成负相关(P<0.05)。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CW/TBW是PhA的独立影响因素。随访发现B组的死亡率(20.00%,6/30)高于A组(6.67%,2/30),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PhA是影响非透析CKD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大,相位角每减少1°,死亡风险增加至2.605倍。结论 在非透析CKD患者中,ECW/TBW是PhA的独立影响因素,两者呈负相关;相位角能有效预测非透析CKD患者的生存率,PhA越小,死亡风险越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