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离并纯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观察脂多糖(LPS)对hAMSCs活性的影响,探讨利用hAMSCs修复胎膜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取无妊娠合并症的足月剖宫产产妇的羊膜组织,采用机械分离联合酶消化法分离并纯化培养hAMSCs,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鉴定hAMSCs干细胞特性;LPS(0、1和10μg/mL)处理hAMSCs,分别于处理后第1、3、5天,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传代培养至第3代的hAMSCs培养3 d已达到80%~90%融合,均呈规则的长梭形排列,提示纯度增高。在成脂诱导液诱导下,细胞形态逐渐变短变饱满,呈短圆梭形,诱导9 d后可见折光性变强的空泡,提示可能有脂滴形成;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胞浆内的脂滴逐渐增多,诱导15 d后油红O染色细胞内脂滴被染成红色。在成骨诱导液诱导下,hAMSCs逐渐变细长,诱导20 d后,胞浆内可见钙质沉积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可见胞浆被染成红色。MTT法检测hAMSCs细胞OD值,结果显示其细胞OD值从培养后的第3天开始迅速升高至第11天,呈现明显的指数增长;11 d后开始下降进入衰老期。LPS(0、1和10μg/mL)处理hAMSCs 5 d后,三组hAMSCs细胞OD值比较,其中仅10μg/mL LPS处理组低于0μg/mL LPS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μg/mL LPS处理组的hAMSCs在5 d的培养过程中细胞活性仍在上升、细胞形态无老化现象;10μg/mL LPS处理组的hAMSCs细胞在5 d的培养过程中体积略微增大,细胞活性轻微下降,但第5天与第1天细胞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hAMSCs对LPS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