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渊称臣于突厥是史学界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以往研究都以后来者的身份审视此事,忽视了当事人对此事的认识。李渊起兵旗号与旗帜的选择均体现了他扶持隋室、废掉炀帝的起事策略。他在这种策略下,初期对突厥一直保持着谨慎小心的态度,通过输出财物的方式维持与突厥的关系。之后始毕可汗去世,处罗可汗登基,针对突厥的政策发生了转变,李渊的势力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张,最终成功地取得北方中国的领导权。在这一过程中,中原割据政权向异族妥协,并接受"可汗"称号,根源于游牧部落的政权组织形式,有时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有的则被表述为"称臣",这在隋末到唐朝时只是外交形式,并无称臣之实。五代以后,中原王朝向异族称臣已不仅仅是外交称呼,"奉表称臣"已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