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限于鸭绿江口特殊的地缘环境,对该区域生源要素的历史演变进程不明确.在对鸭绿江主汊道A4柱状样210Pb和137CS测年的基础上,分析了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等生源要素的垂向分布、特征值及埋藏通量,揭示了鸭绿江口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鸭绿江主汊道沉积物中TOC、TN、T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56—14.82 mg·g-1、0.59—1.65 mg·g-1、0.73—0.85 mg·g-1.除受到生物化学或早期成岩作用影响的26 cm外,生源要素垂向上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6 cm左右达到了极值. TOC/TN显示沉积物中有机质是双源,自下而上陆源增加、海源减少. TN与TP在56 cm达到极值,都是河口沉积环境对流域营养盐输入变化的响应.根据生源要素沉积通量判断,鸭绿江河口环境演变大致分为3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以自然源输入为主;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人类活动带来了河口营养盐结构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以后,鸭绿江口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
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 辽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