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古代,“晕”一开始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体中间是个“日”字,周围的四条直线表示光圈,因此,“晕”的本义与日月有关。《说文解字》中说:“晕,日月气也。”指日月周围出现的光圈,是由日月的光线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折射而形成的。比如《韩非子》中说:“日月晕围起于外。”意思是日月的周围有一个模糊的大圆圈。“晕”的字形演变到小篆时,保留了“日”字,下部增加了个“军”字表示读音,于是“晕”成了形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