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江河入海口水体中致病性弧菌分布特征

作者:秦政; 胡锦瑞; 吴科明; 岑迪; 田云龙; 王春东; 李叶青; 杨铭锋; 李燕; 卢俊荣; 阚飙; 周海健; 包名家; 崔志刚*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2021, 21(06): 501-504.
DOI:10.13604/j.cnki.46-1064/r.2021.06.01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东部沿海江河入海口水域的弧菌分布以及不同季节弧菌种类的差异,为致病性弧菌环境检测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分别在2019年8月和2020年1月,在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4个监测地市分别挑选2条河流,在入海口采集水样,进行弧菌分离培养,每份水样挑选30个疑似弧菌菌落,通过微生物质谱仪进行鉴定。分析不同海域、不同季节的弧菌分布特征。结果在山东省烟台市、浙江省慈溪市、河北省沧州市和广西自治区防城港市4个监测地市进行水样采集,共采集水样32份,经分离纯化培养,共得到菌株960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鉴定,最终鉴定出弧菌562株,其中副溶血弧菌211株(占22.0%)、霍乱弧菌172株(占17.9%)、溶藻弧菌124株(占12.9%),其余弧菌8种共55株(占5.7%)。4个海域弧菌优势弧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黄海(山东烟台)、东海(浙江慈溪)以霍乱弧菌为主,渤海(河北沧州)以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为主,南海(广西防城港)以副溶血弧菌为主。夏季分离弧菌优势菌株为霍乱弧菌,共148株,占该季节全部分离弧菌的30.8%;冬季分离弧菌优势菌株为副溶血弧菌,共65株,占该季节全部分离弧菌的13.5%,夏季、冬季分离的优势弧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东部沿海江河入海口水域的弧菌分布存在海域和季节性差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