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使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在采用基于链式方程的多重插补方法补全变量缺失值的基础上,构建有序逻辑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实际居住安排、居住安排偏好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其他个人因素对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只考虑实际居住安排的话,三代同堂的老年人幸福感最高,远离子女居住的老年人幸福感最低;其次,当实际居住安排和居住安排偏好是否满足被同时控制时,前者的统计显著性消失,而后者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积极作用仍然显著,能否满足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偏好对于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似乎更重要。因此,从提高主观幸福感的角度出发,并不存在一种固定的适合所有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只有符合老年人本人预期、满足其偏好的居住安排,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应当创新老龄社会治理,更多地从需求侧入手,通过提供经济支持、完善护理服务、加强孝道宣传等方式,使老年人有更多的选择理想居住安排的余地,从而全面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