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教师既要教书育人,又要阅读育己,并坚持做学生阅读的引路人。诚然,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阅读力。关于阅读,钱钟书先生根据阅读目的不同提出了“为知、为己、为人”三重境界。就教师的阅读力而言,则存在“见文字、见作者、见自己”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见文字”。“见文字”不仅是指看见文字,更重要的是指读懂文意。前者依靠人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相应的视神经就可以完成,后者则需要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也许有的教师会疑惑,读懂文字不是很简单的事吗?如果书中使用的是教师所掌握的语言和文字,那么可谓简单。因为即使教师遇到生僻的文字,通过查字典或词典就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如果书中使用的是教师未掌握的语言和文字(如方言、古文、外文等),而教师又想阅读,那么就需要教师借助译注本、翻译本等。“见文字”贵在懂文意。何谓“懂文意”?懂文意既包括读懂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又包含读懂文字所传达的意图,甚至还包括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和所传达的意图”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置身于文字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情境,且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思维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