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1 495例门诊或住院的肝病患者的病例资料, 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ANAs。结果各种病因肝病患者均可见ANA及ANAs阳性。1 495例肝病患者中ANA阳性494例, 阳性率33.04%;ANAs阳性573例, 阳性率38.33%。免疫性肝病组ANA阳性率(63.37%)高于病毒性、酒精性、脂肪肝、复合病因和其他肝病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病毒性、酒精性、脂肪肝、复合病因组之间ANA阳性率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3, P<0.01);免疫性肝病组ANAs阳性率(80.23%)高于其他肝病病因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性肝病组抗体滴度以1∶1 000为主, 其他肝病病因组以1∶100为主, 不同病因肝病组最常见的两种荧光核型均为胞浆型和核颗粒型。免疫性肝病组最常见的特异性抗体是抗AMA-M2抗体, 病毒性、药物性、复合病因、其他病因组最常见的是抗Ro-52抗体, 酒精性肝病最常见的是抗SSA抗体。免疫性肝病组抗SSA抗体(17.44%)、抗SSB抗体(9.30%)、抗CENP-B抗体(22.09%)、抗Ro-52抗体(41.28%)、抗AMA-M2抗体(51.74%)阳性率高于其他肝病病因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ANA荧光核型为核颗粒型时, 免疫性肝病组抗CENP-B抗体、抗Ro-52抗体、抗AMA-M2抗体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肝病组(P<0.01), 抗Ro-52抗体阳性率高于药物性肝病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ANA滴度以1∶1 000为主, ANAs以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CENP-B抗体、抗Ro-52抗体、抗AMA-M2抗体阳性为主, 尤其是抗AMA-M2抗体。联合ANA荧光核型和ANAs进行分析时, 如荧光核型为核颗粒型, ANAs中抗Ro-52抗体阳性在鉴别免疫性与病毒性、药物性肝病的价值中更大。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