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E组(ESPB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醉,n=30)和C组(单纯阿片药全身麻醉,n=30)。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置入喉罩后(T2)、切皮时(T3)、术中1 h(T4)及拔除喉罩后(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2组患者入PACU以及术后2、6、12、24、48 h各时点静息与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C组T1~T4时点的MAP和H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E组T1~T4时点的MAP降低,T1~T5时点的H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E组T1时点MAP较高,T4时点H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E组术中低血压分别有12例(41.4%)和4例(14.3%), E组低血压占比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E组入PACU时和术后2 h的静息VAS评分较低,入PACU时活动VAS评分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PACU停留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2组未见明显心动过缓情况发生。E组术后48 h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尤其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PB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