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最早知道舒芜其人,是小学时从《人民日报》看到他的一篇《文化城刍议》,文中提议要将他的故乡桐城打造成一座"文化旅游城"。尽管有一些字还不认识,但由此知道"舒芜"是我们桐城人,而且是一位著名作家。及至上中学时,读到一本乡土书籍《桐城古今》,序言就是舒芜写的《"同坐席"与"各论道"》。当时看得也是似懂非懂,只觉得这篇序言与全书的基调氛围似乎有些"不搭噶"(桐城方言,不协调)。这本书以弘扬家乡文化为主旨,对桐城的古今名人尤其是"桐城派"诸家,自然不乏褒扬景仰之意。这一点舒芜很明白,"总的态度是记录清言佳话,拣好的说,这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