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耕地作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载体,其转型已成为土地利用类型的重点研究内容。笔者借助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980—2015年吉林西部"旱改水"重点区域—镇赉县的时空演变特点,并对"旱改水"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①镇赉县"旱改水"重点区域为大屯镇、嘎什根乡、五棵树镇和沿江镇;其空间布局总体上呈显著的聚集状态,格局演变主要表现为:以现有集中的、连片的水田为中心,其周边破碎化、不规则化分布的旱地逐渐实现"旱改水"的转变,且水田斑块聚合程度正不断增大。②镇赉县自然条件更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在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方面,水田相较旱地更具优势,能为地区的发展及国家的壮大提供基本保障。在自然、经济和社会层面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下,"旱改水"的规模不断扩大。
-
单位吉林大学;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