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和外国文学译介的重镇。上海出版的报刊最早开始传播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作品,上海发行的外国文学教材和专著对济慈的评述最多,呈现的济慈形象为薄命诗人、革命诗人和唯美主义诗人。依据民国时期上海出版发行的主要报刊和外国文学著述,梳理新文化运动开始后30年间上海学者对济慈的译介、传播和接受情况,可以发现上海学者通过传播济慈形象,为中国现代文学寻找新思路,推动了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