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杜仲叶提取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英文)

作者:蔡丹红; 周长威; 张肇锋; 赵烨; 卞瑶瑶; 薛梅; 李玉; 刘笑利; 张良*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8(08): 703-716.
DOI:10.14148/j.issn.1672-0482.2022.0703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杜仲叶提取物(Eucommia ulmoides leaf extracts, ELE)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CNKI、万方、TCMSP、Pubmed等数据库、获取并筛选杜仲叶活性成分;使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并预测ELE活性成分的靶点;使用Genecard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NAFLD疾病的靶点;使用String 11.0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图,分析蛋白靶点之间的关系;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合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分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使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ELE改善NAFLD疾病靶点网络主要包含9个化合物和35个靶点,与脂质代谢相关的靶点有PPARα和CPT-1A,与NAFLD相关的通路主要有胰岛素抵抗、AMPK信号通路。体内、体外实验发现ELE能通过激活AMPKα及增强靶点PPARα和CPT-1A的表达,增强脂质氧化,改善NAFLD。结论 ELE能增强脂质代谢,改善NAFLD,其机制主要与AMPK信号通路相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