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赣南脐橙土壤生物学性质及其根系分泌物对生草栽培的响应机制,以赣南脐橙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盆栽试验围绕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及根系等开展研究,按生草方式,共设置清耕(CK)、无分隔(T1)、尼龙袋分隔(T2)、塑料盆分隔(T3)4个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以及根系分泌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无分隔(T1)、尼龙袋分隔(T2)、塑料盆分隔(T3)处理较清耕(CK)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且无分隔(T1)、尼龙袋分隔(T2)处理大都高于塑料盆分隔(T3)处理。生草栽培下脐橙土壤酶活性亦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生草模式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酶活性,且对根际土影响较大。生草栽培下无分隔(T1)处理脐橙根系分泌物的种类较清耕(CK)处理多,相对丰度大都较其他处理高,且与其他处理有明显差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学指标大都与脐橙根系分泌物呈正相关。综上,与清耕(CK)相比,生草栽培有助于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提升土壤酶活性,提升脐橙根系分泌物种类及增加丰度,且无分隔(T1)、尼龙袋分隔(T2)处理效果最佳。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赣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