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慈善"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含义,它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和帮助的行为,又指人对人的一种心态,包括同情心、怜悯心等。传统慈善主体的基本形态包括家族宗族、制度宗教组织、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团体。近代慈善事业的基本特点有:慈善家群体的出现、社会慈善组织担当起社会的"调节器"、慈善机构非常重视慈善经费的筹措、近代慈善事业运用了较为先进通讯方式和运输工具、全国性的慈善机构相继成立,大大拓宽了近代慈善事业的救济范围。中国古代的"赈济说"、"调粟说"、"仓储备荒"和"反贫困"思想是中华传统慈善精神的精髓。
-
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