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效果及对肌肉组织损伤、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93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DAA组45例与PLA组48例,DAA组给予直接前入路THA,PLA组采用后外侧入路THA。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肌肉组织损伤及骨代谢指标。结果:与PLA组比较,DAA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前倾角及髋臼外展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及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DAA组VAS评分均低于PLA组(P<0.05);术后2周及3个月,DAA组Harris评分均高于PLA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CK、CRP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PLA组均高于D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Ⅰ型前胶原氨基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PINP、PICP、TRACP-5b均优于术前,且DAA组均优于P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患者疼痛及肌肉组织损伤,改善患者骨代谢。
-
单位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