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绿篱喷洒技术控制白纹伊蚊的时空效果,为制定蚊虫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7-9月,在上海市中心城区选取1个科教园设为对照区,1个居民小区设为控制区,在控制区每周1次,连续2周实施绿篱喷洒,在喷洒前后每周1次、连续9周使用诱蚊诱卵器法于控制区和对照区进行白纹伊蚊密度监测,通过计算相对密度指数(RPI)分析控制区蚊密度变化情况,使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空间分析,通过全局Moran’s I指数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分析方法估计卵粒数的密度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分析监测点位置和平均卵粒数的空间分布方向。结果在实施第2次绿篱喷洒后,控制区的诱蚊诱卵指数从72.22下降至16.67,RPI为25.23,对照区的蚊虫分布标准差椭圆方向发生变化;单个监测点平均卵粒数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峰值半径(Z值最大)为45 m,Moran’s I指数为0.192,Z值为5.848(P<0.001),平均卵粒数的空间自相关在半径45 m时达到最大值。结论在每周喷洒1次、连续喷洒2周之后,绿篱喷洒技术对白纹伊蚊控制有效;为避免周边白纹伊蚊的影响,应在控制区域向外至少45 m的缓冲区域同时实施控制措施,以提高控制效率。
-
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