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与目的:子宫颈锥切术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常见的手术方式,可采用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因常见的阿片类止痛药有抑制呼吸和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所以需要伍用其他种类镇痛药完善麻醉效果,增强镇痛作用,且不影响呼吸和循环系统。该研究旨在观察地佐辛或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子宫颈癌前病变锥切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择期子宫颈癌前病变拟行锥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0.9%的氯化钠溶液对照组(N组),3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时15 min经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氟比洛芬酯1 mg/kg和0.9%的氯化钠溶液注射液5 mL。3组患者均采用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1.5 ng/mL,异丙酚血浆浓度2μg/mL进行麻醉诱导。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完成时(T1)、宫颈锥形切除时(T2)、手术结束后(T3)各时间点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血氧饱和度(surplus pulse O2,SPO2)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记录术中呼吸抑制和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价外科医师对宫颈口扩张满意度,记录3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苏醒室期间及术后12 h内恶心呕吐次数。结果:3组患者HR、RR、SPO2、MAP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完成时及手术结束后3个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开始时D组和F组HR和MAP下降明显,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根据术者满意度评分,D组内等级为优的患者数占组内总数的80%,明显高于N组(30%)和F组(50%)(P均<0.05),主要表现为对宫颈松紧满意度更高。手术结束后3组患者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F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N组(P均<0.05),3组患者术后12 h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均可以提高子宫颈锥切术麻醉效果,对呼吸和循环抑制作用较轻,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有助于松弛宫颈,抑制子宫颈锥切术中患者的应激反应和体动,效果优于氟比洛芬酯。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