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以手掌心温度变化评估乳腺癌患者术后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金华广福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95例, 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 给予20 ml 0.5%罗哌卡因, 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检测患者阻滞前、阻滞15 min时阻滞侧与非阻滞侧手掌心温度变化, 患者术后4、6、8、12、16 h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 以术后4 h VAS评分<3分作为阻滞有效,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阻滞侧手掌心温度差对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阻滞15 min后, 患者阻滞侧手掌心温度较阻滞前显著升高(P<0.05), 而非阻滞侧手掌心温度无明显变化(P>0.05), 阻滞15 min后阻滞侧手掌心温度显著高于非阻滞侧(P<0.05)。术后12、16 h患者VAS评分[(3.19±1.25)分、(3.08±1.17)分]显著高于术后4 h[(1.18±0.35)分](均P<0.05)。阻滞有效患者87例、阻滞无效患者8例, 阻滞有效患者阻滞侧手掌心校准温度变化显著高于阻滞无效患者(P<0.05)。以阻滞侧手掌心校准温度变化预测阻滞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739~0.936), 预测灵敏度为83.28%、特异度为71.69%。结论乳腺癌患者胸椎旁神经阻滞后阻滞侧手掌心皮肤温度升高, 手掌心皮肤温度变化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术后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简单、有效的方式, 从而有助于患者术中及术后的镇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