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3D可视化重建技术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87例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术前进行3D可视化模型重建47例患者分为A组, 男24例, 女23例, 年龄M(Q1, Q3)42.00(30.00, 54.00)岁。其余40例患者分为B组, 男23例, 女17例, 年龄44.00(30.25, 53.75)岁, 未做3D可视化模型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保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A组患者中, 37例(78.7%)行腹腔镜手术, 7例(14.9%)行开放手术, 3例(6.4%)行腹腔镜转开放手术。B组患者中, 31例(77.5%)行腹腔镜手术, 5例(12.5%)行开放手术, 4例(10.0%)行腹腔镜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9±3.02)cm 比(5.32±1.76)cm, P<0.05], A组相比B组引流管保留时间缩短[(3.20±1.38)d 比(4.02±1.98)d, P<0.05], 术后住院时间亦缩短[(5.75±2.12)d 比(6.49±3.37)d, 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术后2例出现贫血, 1例出现肺不张, 均于出院前好转。所以当肿瘤直径>6 cm或与周围器官及血管关系密切时, 利用3D可视化重建技术可以制订与实施更为精准安全的手术方案, 缩短引流管保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降低术后并发症。
-
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