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型大学改革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保守的行动。即理论上热衷于引进和推崇创业型大学,但掩盖了充满争议甚至自相矛盾的改革模式,带来了改革路径争议和任务分化的现象;与之呼应,政策话语强化了创新创业教育和技术转移的政治使命;在实践中,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自下而上的社会需求在院校层面上出现了多重张力。在创业化改革的国际趋势下,大学需通过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重职能的拓展与耦合,立足本土,放眼国际,建立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学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