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试验于2016年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建设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以"合丰50"为材料,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设置2个处理(T1:当地常规耕作措施;T2:当地常规耕作措施+表土破碎处理),研究2种表土处理方式对0~30 cm土壤温湿度、水稳定性团聚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增加5 cm和15 cm土壤湿度,增幅0.1%~1.5%,降低5 cm和15 cm土壤温度,降幅0.1~1.1℃,提高0~10 cm和10~20 cm>5 mm、5~2 mm和2~1 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和大团聚体(R>0.25 mm)数量,增加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与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产量6.25%。结果证明,T2处理促进0~10 cm和10~20 cm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水稳定性,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较良好的土壤环境;在20~30 cm土层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