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稻田管理方式对蜘蛛群落特征的影响

作者:满吉勇; 袁凯; 陈宝雄; 王子睿; 刘云慧*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29(09): 1467-1479.
DOI:10.13930/j.cnki.cjea.210081

摘要

蜘蛛是稻田重要的天敌生物,通过改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升稻田蜘蛛多样性及其害虫生物控制服务,对推动稻田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太湖流域有机、绿色、常规生产模式下稻田蜘蛛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以评估不同生产管理模式对稻田蜘蛛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产方式蜘蛛α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有机生产稻田蜘蛛的丰富度、多度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及绿色生产稻田。捕猎类型在不同稻田差异显著,有机和绿色生产稻田蜘蛛以结网型为主,而常规生产稻田以捕猎型为主; 3种生产模式稻田蜘蛛体长和飞航能力无显著差异。有机和常规生产稻田蜘蛛群落组成间存在显著差异,绿色生产稻田蜘蛛群落组成介于有机与常规生产稻田之间,是这两种生境蜘蛛组成的过渡类型;有机生产稻田具有较多的的蜘蛛指示种,而绿色和常规生产稻田蜘蛛群落分布上以广布种与共有种为主,缺乏特有种。稻田蜘蛛群落组成随水稻生长而变化,但有机生产稻田蜘蛛丰富度、多度除分蘖早期和拔节期外,其余时期均显著高于常规和绿色生产稻田。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和绿色生产,有机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稻田蜘蛛多样性,维持更强的害虫捕食能力,对推动该地区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